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

时间:2024-07-14 14:05:30
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

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

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,大家知道在职场上都有些哪些职位和岗位吗,如果知道的话大家又知道每一种岗位或者是职位都负责什么吗,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吧。

  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1

一、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转变

1、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对比

1)专才—>通才。

2)个人英雄—>团队领袖。

3)依靠个人努力—>依靠团队建立工作网络,利用他人的手去实现组织目标。

4)善做具体业务工作—>做管理、领导工作,反之花较少的时间做具体业务工作。

5)面对事—>人与事的平衡。

2、骨干员工与管理者的区别

管理者大多由骨干员工转化而来,我们必须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

3、角色转变困难的4个原因

1)因为本身的能力差异带来的角色转变困难。

2)角色惯性与角色惰性带来的转变困难。

3)成就感缺失带来的角色转变困难。

4)对自我定位模糊带来的角色转变困难。

二、中层管理者的定位误区

1、中层管理者常见的角色错位

1)土皇帝:把自己当成土皇帝,如一方诸侯或小国之君

① 过分看重自己的级别,优越感强烈,自我感觉良好。

②官僚作风严重,喜欢搞“一言堂”,不懂得也不重视发挥团队的智慧。

③认为自己在本部门比上级更具有专业权威和个人威信。

2)民意代表:意味的站在下属的立场意气用事

中层管理者经常因忽视对上级负责而犯错误。一些中层管理者深得下属信赖和拥戴,于是处处站在下属的立场上意气用事,向上级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,不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员工领袖和民意代表。

3)自然人:把自己当成普通员工

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有的中层管理者说:“刚才我说的这些,只代表个人意见。”这也是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误区之一。对上级而言,你可以代表整个部门的意见,也可以是你个人的意见。值得注意的是,部门意见一定是部门内部讨论后形成的意见,而不是根据部门私下议论而形成的意见。

4)传声筒:此类中层,可有可无

只在下级面前充当了上级的传声筒,工作中没有对上级指令的阶段性分解、责任人分解、目标分解;也不知道如何监督、跟进。

2、避免中层管理者的两种病症

1)新中层管理者并发症

① 急于表现

由于惯性作用,仍然将自己定位于骨干员工,为了把工作完成好,埋头忙于各项事务,觉得团员做的不如自己;却忘记了管理的职责是计划、安排、督导;在管理工作中虽然敢于管理,但过于急躁,方法简单粗暴,有时还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,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。

② 过于缓和

不习惯培训和授权员工,害怕得罪人,如同“好好先生”,不敢管理,认为很多事务与其花时间教员工还不如自己亲自去做,结果使团队疏于管理,缺乏凝聚力。

建议:

要正确面对角色转变带来的挫折和痛苦;要敢于管理、严格管理、善于管理;要熟悉团队成员,了解性格,针对性管理;要充分尊重团队成员,不要吝啬自己对团员的激励;要勇于放权,做好监督工作。

2)老中层管理者综合症

① 经验主义

思想保守,因循守旧,满足于已有的知识、技能以及工作经验,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或汲取新思维,新方法,新思维,用自己所谓的“经验”来进行团队管理。工作按常规惯性来推进,目标不明确,计划不周详,执行不到位,行为过程控制不利,事后检讨不予改进。

② 充当“好好先生”

怕得罪人,不敢管理,无功无过,得过且过;对下属的指导、纠正和严格要求不够,过于泛人情化。

建议:

要不断警示自己,不能安于现状;要走出去,向积极学习优秀者,学习新的管理模式、新的思维,努力创新,不怕错误。

3、如何应对管理中的两难现象

管理过于严格,员工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,并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,人际关系也会随之紧张。但一味地温情管理,员工又可能对其不够尊重,自我价值又得不到体现,布置工作任务时可能还会出现讨价还价的现象。

应对办法:有情的领导;无情的管理;绝情的制度。

我们要坚信,企业与员工喜欢严肃而有作为的领导,胜过喜欢懦弱无能的领导千百倍,从古到今,皆是如此。

最为关键的是:我们要在企业中树立良好的管理作风,表现出严厉打击那些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,以及好好先生的“温情”现象。

三、中层管理者的定位分析

1、中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

管理者角色的概念由德鲁克于1955年首次提出,归纳为三大类:人际角色、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。

2、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位置

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组织的中坚力量,兼有下属和领导的双重身份。一方面,作为下属,在组织完成上级交付给的各项任务的同时,也在领导下属进行工作;另一方面,作为管理者,在带领下属完成本部门工作任务的同时,也在接受着上级的领导。

四、中层管理者的定位认知

1、中层管理者的烦恼

1)上级批评你太同情员工,不能充分地执行命令。

2)下属却埋怨你没有人情味,只顾抓工作,而不体恤下属。

3)你凡事亲力亲为,忙得焦头烂额,上级却嫌你效率太低。

4)上级让你制订目标和工作计划,可你却无从下手。

5)安排给下属的工作,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,而你却不知道该怎么办?

这些烦恼基本上新进的中层管理者都会出现,皆是因为管理者没有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。管理者必须要全身心地进入角色,进入角色的前提是角色认知。

2、中层管理者的各角色认知

1)规划者

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

无论做什么事情,事先都应有详尽的计划、有具体的行动步骤、有相关的落实责任人,有了这些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,增强工作的主动性,减少盲目性,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。同时,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,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。

作为中层管理者,要明确知晓企业的整体战略;牢记部门年度工作目标(来自战略目标分解及部门职责方面的目标);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和实施战术,将总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人。

2)执行者

企业(团队)中,经常出现:5%的人破坏性的做;10%的人不想做;20%的人正在蛮做/盲做;10%的人在无效劳动;40%的人不会正确有效地做;只有15%的人属于正常范围,但绩效仍然不高(做不好,做事不到位)。

作为中层管理者,要把企业决策层的管理理念、战略规划,把一些具体的方案和方法真实、准确地传递给基层的每一个员工;要培育员工的认知能力,明确团队及各岗员工的职责,严格执行工作标准,认真履行岗位职责。

3)问题的解决者

作为中层管理者,首先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;其次要有首位意识,责任担当;任何运营中的企业都会有问题,有问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能解决问题,记住,你存在企业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解决问题,而不是把问题丢由上级来解决,更不是制造问题。

4)榜样者

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就是管理好自己,当你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时候,就失去了领导别人的资格和能力;只有管理好自己,才能成为企业组织中最好的成员,管理好自己,首要就是自律,就是守法。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,为你的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。

5)监督/控制者

一个成功的企业,离不开科学的预测、正确的决策、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。监督和检查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,而是游戏规则!制度的落实不仅需要自觉维护,更需要组织监督。你重视什么就要去检查什么。

余世维先生说过,人越是有严格要求,越有绩效考核,他觉得活的越有尊严;做为管理者的应该不断建立你的体系,严格你的制度。

6)领导者

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。因此,不要抱怨你的下属是只羊,因为他是狮子还是羊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头雄狮!从来没有无能的士兵,只有无能的军官。一个团队的工作没有成效,不能责怪下属,要责怪这个团队的领导。

领导者决定了团队的一切!领导者的风格决定团队的风格;领导者的.思维决定团队的思维!领头人的速度决定整个队伍的速度(“火车跑的快,全靠车头带”)。领导进步则团队进步;领导改变则团队改变!

7)教练员

兵随将转,无不可用之兵。

部属的素质就是领导的素质,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,不能提高他的素质则是你的责任。

8)内部客户

顾客的第一层含义是:“购买我们的产品的人”;顾客的第二层含义是:“与之打交道的人”;因此,我们的部门之间、同事之间,也就是互为彼此的客户,他有一个新鲜的名字,叫做“内部客户”。

将同事看成是内部客户,最终要落在“让内部客户满意”上。也就是说,你做得好不好,行不行,不是由你自己说了算,而是由你的内部客户说了算。当工作结束后,内部客户在我们的背后还默默对我们翘大拇指,我们才算是成功了!

3、中层管理者的三大内伤

1)心浮气躁,借口太多

找借口是人性的弱点,在企业里中层管理者找借口有以下几种方法

① 平行推卸责任

把责任推给平行部门是中层管理者在受到责难时的常见做法,这也是推诿扯皮的根源所在。

② 向下推卸责任

向下找借口是中层管理者在受到上级的责难时,把责任推向下属的做法。事实上,下属的错误归根结底还是中层管理者的责任。

③ 向上推卸责任

向上找借口是把责任推到上级身上去,抱怨上级没有接受自己的建议而做出了某项错误决策。

④ 向外推卸责任

向外推卸责任是把责任推向企业外部,这是一种相对容易的推卸责任的方式。

作为中层管理者,心中随时要有责任意识,随时能做到:凡事都是我的责任的原则。

2)危机感淡薄,学习力不够

一个人若失去了危机感,就会变得裹足不前,安于现状。等待他的是只有被淘汰的命运。

中层管理者学习力不够,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高层没有做好引导工作,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(学习型团队);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层管理者自身动力不足。这种状况会导致中层管理者与高层的认知差距拉大,难以沟通。

3)缺乏高层心态/老板心态

老板心态就是对企业设施、工作程序(质量、效率)以及费用花销充分负责,具有主人的责任感。

我们只有充分清楚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认知,在实际的工作当中,不断的锻炼、不断的提供自我认知,不断的复盘,才可能在管理者的岗位上越走越远,越走越久。

  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2

1、目标管理→计划管理

2、绩效管理→在职辅导→解决问题(授权→年终绩效评估)

3、人员管理→激励→沟通→员工在职生涯规划

4、团队管理→建立有效的工作风格

一、中层经理扮演的三大角色

1、信息沟通角色

①及时将上级指令传达到下级,变为部属的行动。

②迅速将市场信息及部属情况反馈到上级,以供上级决策用。

③横向部门之间及时交流信息、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协作,并与市场发生联络。

2、人际关系角色

①在上级面前是被领导者,完成上级指令,在下级面前是领导者,下达指令并对结果负责。

②在同级面前是协作者的角色。

③在用户面前是公司形象的代表,代表公司履行各项职责。

3、决策角色(目标转化为任务,资源转化为成果)

资源包括人、财、物、信息,其中以人和信息为重。实行“人本管理”将人的潜力更好地发挥。

①把上级下达的任务转化为部门目标并有效解决目标实施中的问题。

②帮助解决部属目标中遇到的问题。

③善于发现将来的问题,并将问题转化为机会作为自己规划的依据。

二、中层经理需具备的三大能力

1、专业能力

2、决策能力

3、沟通的能力

管理的5项基本职能

1、计划――建立目标制定计划和程序

2、组织――建立一个有效地组织去完成企业的目标

3、指导――通过对部属的激励、在职辅导去达到目标

4、协调――加强团队内和团队间的协作去达到目标

5、控制――建立各项标准在上标和结果之间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控制

三、中层经理工作现状调查

1、喜欢抓业务工作

2、责任心强,习惯依靠个人的努力去完成任务

3、事无巨细,不善于授权

4、虽有工作目标,但缺乏工作控制

5、不善于、不习惯做计划

6、救火现象普遍

7、未经过系统的管理技能培训

8、不善于建立有效的工作网络、工作团队

9、认为对人的管理是人事部门的事

10、不善于招聘、选拔、培训发展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

很多中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源于业务精、责任心强,岗位调整角色未调整,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未经过系统的管理技能培训的解决办法就是“补课”!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而后大家共同推进。因此,人力资源管理不单纯是人力资源部的事,而大量具体的工作还需在职能部门内部完成,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引导、辅助与支持。

四、管理者的角色转换

1、专才→通才

2、依靠努力→依靠团队建立工作网络。利用他人的实现组织目标

3、善做具体业务工作→做管理领导工作,花较少的时间做具体的业务工作。

4、认同技术性强的职业→对管理职业有认同感

五、角色认知(经理的工作风格)

1、工作风格的测定:认知自己的行为倾向,行为特征以及改变工作中的不良行为。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绩效。

2、卢因的行为模式B=(PE)

P:个体变量、个体特征(气质、性格、兴趣、能力)

E:环境变量

3、人的行为是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,在企业内不同的个性特征,在不同的环境下,会产生不同的工作行为,即不同的工作风格。工作风格是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行为表露,正常环境的工作行为与压力环境下的工作行为是不同的。

《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与自我认知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